五运六气入门详解

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”

阴阳五行

五行和阴阳的关系

《道德经》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”。

《易传》:”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演万物“。

《内经》:”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“。

《五帝》:”……天有五行,水火金木土,分时化育,以成万物。其神谓之五帝“。

《太上化道度世仙经》:“五行者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也,乃造化万物,配合阴阳,为万物之精华者也“。

《易》:“故易有天道焉,而不可以日月星辰尽称也,故为之以阴阳;有地道焉,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,故律之以柔刚;有人道焉······”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每一行的本质都是阴阳(刚柔)。

《类经图翼》中说“五行即阴阳之质,阴阳即五行之气,气非质不立,质非气不行,行也者,所以行阴阳之气也”。此一语道破天机。五行是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产物,阴阳是五行变化的内在动力。

五行学说的实质

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,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、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。

#pgc-card .pgc-card-href { text-decoration: none; outline: none; display: block; width: 100%; height: 100%; } #pgc-card .pgc-card-href:hover { text-decoration: none; } /*pc 样式*/ .pgc-card { box-sizing: border-box; height: 164px; border: 1px solid #e8e8e8; position: relative; padding: 20px 94px 12px 180px; overflow: hidden; } .pgc-card::after { content: ” “; display: block; border-left: 1px solid #e8e8e8; height: 120px; position: absolute; right: 76px; top: 20px; } .pgc-cover { position: absolute; width: 162px; height: 162px; top: 0; left: 0; background-size: cover; } .pgc-content { overflow: hidden; position: relative; top: 50%; -webkit-transform: translateY(-50%); transform: translateY(-50%); } .pgc-content-title { font-size: 18px; color: #222; line-height: 1; font-weight: bold; overflow: hidden; text-overflow: ellipsis; white-space: nowrap; } .pgc-content-desc { font-size: 14px; color: #444; overflow: hidden; text-overflow: ellipsis; padding-top: 9px; overflow: hidden; line-height: 1.2em; display: -webkit-inline-box; -webkit-line-clamp: 2; -webkit-box-orient: vertical; } .pgc-content-price { font-size: 22px; color: #f85959; padding-top: 18px; line-height: 1em; } .pgc-card-buy { width: 75px; position: absolute; right: 0; top: 50px; color: #406599; font-size: 14px; text-align: center; } .pgc-buy-text { padding-top: 10px; } .pgc-icon-buy { height: 23px; width: 20px; display: inline-block; background: url(https://lf6-cdn-tos.bytescm.com/obj/cdn-static-resource/pgc/v2/pgc_tpl/static/image/commodity_buy_f2b4d1a.png); }

“行”的概念

东汉郑玄注解曰:“行者,顺天行气也。”

“五”的术数和象数概念

万物皆有数,都由数定,物之动本然也,物极则反本然也,这个极就是数。

《左传》:“物生而后有象,象而后有滋,滋而后有数”。

天地初开,一切皆为混沌,是为无极;阴阳交合,阴阳二气生成万物是为太极;清者上升为天,浊者下沉为地。阴阳消长,分为东,南,西,北四方,分为春夏秋冬四季。智者伏羲,凭日月升降悟出乾坤之奥,从而创出八卦,以八卦为抽象集合来认识世界,根据河洛之意形成《易》,推演时间事物的变化。即《易经。系辞》:“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“八卦以象告,爻象以情言。”“圣人立象以尽意,设卦以尽情”。

《易传》:“数往者顺,知来者逆。是故易,逆数也。”“参天两地而倚数”, “极数知来之谓占”, “参伍以变,错综其数”, “极其数。遂定天下之象。”

阴阳两仪相互消长,形成四象,即太阳,少阳,太阴,少阴,对应1、3、2、4,阳为单,太阳,少阳对应1、3;阴为双,太阴,少阴对应2、4。太阳为1,少阳为3, 太阴为2,少阴为4。太阳对应太阳,太阴对应月亮。太阳为至阳纯刚之气,月亮为至阴纯柔之气。少阳为木,太阳为火,少阴为金,太阴为水,对应四季为木春,火夏,秋金,冬水。夏的阳气至明,故太阳为夏火,木春为少阳。

阳极而阴,阴极而阳,此为太极的运动规律,从这个角度看,故1为阳气之始,2为阴气之始,是“气”生(萌生)的数字,刚才的太阳为1,太阴为2,是“气”成的数字,故太阳转为阴之始为2,相应的火也为2,太阴转为阳之始为1,相应的水也为1,故先天术数为水1,火2,木3,金4。

五运六气入门详解

五行关系和五行运动的构成

阴阳变化规律有一个规范性的程序化过程,共分为阴消阳长、重阳必阴、阳消阴长、重阴必阳四个步骤,在阴阳的变化规律中,有两个明显的特点,一是阴阳相互消长;二是阴阳相互转化。

五行与状态的对应关系为:

木–>阴消阳长状态

火–>太阳极限状态

土–>阴阳平衡状态

金–>阳消阴长状态

水–>太阴极限状态

火–>太阳极限状态

春夏秋冬,自然之顺序也,1234,数之顺序也。由春而夏,故木生火,由秋而冬,故金生水,由夏而秋,是不是火生金?否也,由春而夏,阳气渐旺上升,由秋而冬,阴气渐旺下降。阳主升,阴主降。

由夏而秋,因为有个阳极而阴,阴极而阳,阴阳转换,故不可火生金,而有个中间转换的枢纽,名之为土,土在中间,至此五行全。升降是符合阴阳学说的, 升为阳,降为阴,故阳上阴下。由此可见,阳极而阴,阴极而阳,因为火为太阳,变成的是阴之始,但接下来的金是少阴,不是阴之始,由阴之始到少阴,肯定有个 过程,故先火生土,土再生金,而且是由阳变阴,阳主生,而阴主亡,阳主进,阴主退,顺主阳,逆主阴,故由火到金才有火生土,土生金。火变金,全赖土之功, 阳变阴,本为逆,因为有了土,就火生土,土生金,顺生了,阴变阳,本来就是顺,故水生木。

天干地支

五行再分阴阳,阳中有阴,阴中有阳,阳可再分阴阳,阴也可再分阴阳,故阳木,阴木,阳火, 阴火,阳金,阴金,阳水,阴水,阳土,阴土,共十个,用数表示是12345678910,这只是其顺序数,即自然数,还没有与气相联系。这里五行再分阴阳。12345是有气的内涵的,故为了区别,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(阳木,阴木,阳火,阴火,阳金,阴金, 阳水,阴水,阳土,阴土)十气,故十干就是十气。

五运六气

五运六气,简单地说,五运,就是把一年分成五等分,六气,就是把一年分成六等分,在此基础上,结合五行、六淫等,讨论这一年的气候及其对人的影响。

五运源于天,六气源于地。五运有主运和客运,六气也有主气和客气。每年的主运和主气都是不变的,这决定了一年中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大体格局;客运和客气则是变化的,这决定了每年气候的差异。

五运的客运中,有一个主运,也就每年第一运的客运,这对一年的气候都有影响;六气的客气中,又有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,司天之气为该年第三气的客气,主管上半年的;在泉之气为该年第六气的客气,主管下半年。把这些因素叠加起来,就得出一年的气候特征。

六气

六元真气和六种阴阳气

六元真气从乾元本气所涵括的先天五行属性来说,分为风、热、湿、燥、寒、火。

六种真气从乾坤感应相交后转化为后天真气的阴阳属性来说,风化厥阴,热化少阴,湿化太阴,火化少阳,燥化阳明,寒化太阳,三阴三阳。

本气、标气和中气的含义

天地道交,先天六元真气化生的寒、暑、燥、湿、风、火,感应坤元生成三阴三阳气。“风寒暑湿热火,在天之六气也:三阴三阳合于地之十二支,而上奉天之六气,是以天气为本,而三阴三阳为标”(《黄帝内经素问集注》)。

“所谓本也,本之下,中之见也;见之下,气之标也”(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)。风、热、湿、燥、寒、火,天之六气为本;人体少阳、太阳、阳明、少阴、太阴、厥阴,三阴三阳六经为标;在本气之下,标气之上,而界于标本之间者为中气。因阴阳表里相通,如少阳厥阴为表里,阳明太阴为表里,太阳少阴为表里,故彼此互为中见之气。

天地间本气、标气和中气的六六组合

“少阳之上,火气治之,中见厥阴;阳明之上,燥气治之,中见太阴;太阳之上,寒气治之,中见少阴;厥阴之上,风气治之,中见少阳;少阴之上,热气治之,中见太阳;太阴之上,湿气治之,中见阳明“(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)。

本气、标气和中气的从化关系

“少阳太阴从本,少阴太阳从本从标,阳明厥阴,不从标本从乎中也。故从本者,化生于本,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,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”(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)。即:少阳、太阴,标本同气,从乎本。少阴、太阳,标本异气,从本从标。阳明、厥阴不从标本,而从乎中气。

人体的六气和标本中气组合

人得天地之气成形,禀天地之道成性,人生存在天地气交之中,“天之六气为本而上,人身三阴三阳为标而上奉之,所谓天有此六气,人亦有此六气也”(《伤寒集注》)。人体脏腑外应六气为本,脏腑经络分为三阴三阳为标,在标本之间为中见之气,六气、六经及经气分别为标、本、中气。

“脏腑经络之标本,脏腑为本居里,十二经为标居表,表里相络者为中气居中。所谓相络者,乃表里互相维络,如足太阳膀胱经络于肾,足少阴肾亦络于膀胱也。余仿此”(《类经图翼·经络》)

故曰:“内经所言, 某经之上,某气治之,之上云者,盖脏腑为本,经脉为末,是脏腑居经脉之上,故称上焉。由脏腑本气,循经下行,其中络者,中之见也。中见之下,其经脉外走手足以成六经。又各有太少阳明三阴之不同,则系六气之末,故曰气之标也”(《伤寒浅注补正》)。

本标中气的从化规则在病理上的体现

“百病之起,有生于本者,有生于标者,有生于中气者,有取本而得者,有取标而得者”(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)。天之六气变化相移,如化非其时,不能与节气相应,就会有太过不及之变。这种变化如果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,或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,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,便形成了六淫邪气,人感之则病。由于六淫有太过不及之异,人体脏腑经脉阴阳又有偏实偏虚之别,“从其化者化之常,得其常者化生不息;逆其化者化之变,值其变则强弱为灾”(《类经图翼·经络》)。

《伤寒论》的六经气化学派认为六经之为病,即六经气化之病。

如:邪伤太阴则病从本化而出现腹满而吐、食不下、自利、时腹自痛、脉缓弱等脾虚湿盛之征。其中见之阳明燥金亦被其所化,就出现吐泻等症的湿化之候,此为病生于本者。

如:邪人少阴则病有从本化热和从标化寒之别。从标化寒则形成少阴寒化证,出现四肢厥逆、下利清 谷、无热恶寒、渴喜热饮、心烦、吐利、脉微细等兰派阳虚之象;从本化热则形成少阴热化证,出现下利、口渴、心烦不得卧、舌红、脉细数等一派阴虚之象。此为病生于本生于标者。

如:阳明本燥,因金遇土则从湿化,故其病不从标本而从乎中,出现胃中虚冷、水谷不别、食谷欲呕、大便初硬后溏等中见阴湿之候。但是,阳明病并不一定完全按标本中气的从化规律发展,阳明病易从燥化,临床上以从本化燥的燥化证为主。故曰:“阳明之为病,胃家实也”(《伤寒论》)。

六气(淫)之邪感人虽同,但是由于人之禀赋各异,气有盛衰,脏有寒热,故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,或从虚化,或从实化,或从寒化,或从热化,而生病各异。标本中气理论提示了六经为病的病理特性及其阴阳、表里、寒热、虚实的变化。太阳为表,阳明为里,少阳为半表半里。其病多属于热证、实证,概为阳证。病在三阳表示人体正气亢盛。三阴中病多属于寒证、虚证,概为阴证。病在三阴表示人体正气衰减。

本标中气的从化规则在临床上的指导原则

治疗原则:生于本者,求之于本。生于标者,求之子标。生于中气者,求之于中气。生于标本,标本兼施。

病人太阴,邪从本化,则出现中阳不振,寒湿内阻之候,故用理中丸(汤)温中散寒、健脾燥湿而治其本。如是脾阳得运,寒湿既除,中土有权,升降复常,诸症自愈。

病人少阴,其标本有水火阴阳之别。若病邪从本化热而为少阴热化证,属少阴阴虚火旺者用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,交通心肾;属少阴阴虚水热互结者用猪苓汤育阴清 热利水。病从本化,故治之于本。如病邪从标化寒而为少阴寒化证,则治宜扶阳抑阴,以四逆汤回阳救逆,附子汤温经扶阳、除湿止痛,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等。

太阳病外邪久羁,或汗下失宜,均可导致病从中化之候。如下后复汗,阳气大伤,阴寒内盛,而致昼日烦躁不得卧,夜而安静,不呕,不渴,无表证,身无大热,脉 沉微之阳虚烦躁证,是阳虚阴盛,阳为阴格,病势重急,阳气将脱之象。病在少阴,性属阳虚。故急用干姜附子汤急救回阳,姜、附辛热,急复其阳,附子生用,其 力更锐。其方类似四逆,然而不用甘草,其势尤猛,浓煎顿服,则药力集中,较之四逆收效更速,单捷小剂,其力精专,有单刀直人之势。

太阳本寒而标阳,其病从本化寒,从标化热,若病既生于本,又生于标,则标本同治。如太阳伤寒,兼有里热之候的大青龙汤证。太阳表寒证是 病生于本,发热烦躁为病生于标,是标与本俱病,故大青龙汤用麻黄汤加石膏、姜、枣,发汗解表,清热除烦,而标本兼顾,表里双解。

“知标与本,用之不殆”,“夫标本之道,要而博,小而大,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,言标与本,易而勿损,察本与标,气可令调”(《素问,至真要大论》)。标本中气的治法,无论取标本或取中气,只要是病之所在,就是治之所施。

中医的好处就是讲究气化。但是,气怎么化,并没有听清楚。后来看医书,有“气不化水”“水不化气”的提法,以为气化就是讲水液和气的关系。人活一口气,气的推动力量能消化水液,排出汗和尿,并且将水液中的营养物资输送到五脏六腑及全身,供给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。而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,又能资生气的推动能力。这是否对呢?后来看到中医学院的《中医基础理论》讲: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。气的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“气化”。

哦!原来气化并不专讲水液和气的关系,还有气与其他物质的转换。但总觉得这一概念落不到实处,这好像是西医的讲法。直到读了运气七篇讲解,才悟出气化是讲气候物候和病候的关系,也就是五运六气的主要内容。

1气化与病机的关系

气化正常,能化生万物,人难生病,气化失常,能灾害万物,人易生病。气化分类为六种:风、热、湿、火、燥、寒。正常时称为“六气”,失常时称为“六淫”。六淫加临于人体脏位,即病因加病位,组合为病机。所谓“以所临脏位,而命其病者也”。

2气化与阴阳辨证的关系

《内经》的阴阳有两种。一种是一分为二的阴阳,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,称之为“人中之阴阳”,即客观事物的属性反映于人脑中的阴阳,属于哲学的认识论。一分为二,二分为四,四分为八,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,以此来认识客观事物的相对变化。而气化的阴阳是以子甲相合六十年为定数;阴阳分为三阴三阳,到三就止,不再往下分,也是定数。有定数的阴阳称之为“天地之阴阳”。天地阴阳的气化现象,一方面可以参考子甲定数顺序进行推算,但最主要的还是对实际气象进行观察,从而辨别证候归属于何种气化失常,确定病机。所谓“天地阴阳者,不以数推,以象之谓也”。

3气化与表里辨证的关系

六气有标本先后的变化。从病位而言,里为本,表为标。但从病因病机而言,病因病机为本,证候为标。治病必求于本为原则。病因病机在表则治表,病因病机在里则治里。不能够认为一律治里为治本。

4气化与寒热辨证的关系

正月二月为厥阴温化,三月四月为少阴热化,五月六月为少阳火化,气温次第升高,七月八月为太阴湿化,九月十月为阳明燥化,十一月、十二月为太阳寒化,气温次第下降。故辨别六气阴阳的变化,实质上也就是辨寒热程度的变化。

5气化与虚实辨证的关系

五运六气皆配属五行。初运属木,二运属火,三运属土,四运属金,终运属水。厥阴属木,少阴、少阳属火,阳明属金,太阳属水,厥阴属土。五运有太过不及,阴阳寒热之气有多少。太过气多属实,不及气少属虚。有一气之实就有另一气之虚。虚实变化皆以五行的生克制化来运算。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以实际气候物候和病候的虚实为准。

总而言之,气化与八纲辨证密切关联。要明确的是,学习五运六气的核心宗旨就是讲究气化与八纲辨证的配合。

由上述可知,中医的核心理论是阴阳五行,来源于五运六气。因此我说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的最高境界,这一点也不过分。历代医家的各种流派,各种学说的成立,毫无例外地要遵循阴阳五行而立论。无论是火神派也好,滋阴派也好,补土派也好,汗吐下派也好,都逃不脱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指导。如果不谈阴阳五行,不讲究五运六气,而自己另外独创一套理论来指导治病,开口动手便错。到目前为止,不论是民间中医还是学院派中医,还是中西结合医生,都不可能否定这一点。

诚然,“易医同源”,阴阳五行发源于《易经》。但《易经》的阴阳五行是属于认识论的哲学范畴,属于“人中之阴阳”,它普适于各种学科。而五运六气即气化的阴阳五行学说,既有《易经》的“人中之阴阳”概念,又有“天地之阴阳”之自然法则。它与《易经》的根本区别在于,它是为中医辨证论治直接服务的,它是医学书,是天人合一的诊疗体系,这一体系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
讨论

李孝德 “气化与寒热辨证的关系:正月二月为厥阴温化,三月四月为少阴热化,五月六月为少阳火化,气温次第升高,七月八月为太阴湿化,九月十月为阳明燥化,十一月十二月为太阳寒化,气温次第下降。故辨别六气阴阳的变化,实质上也就是辨别寒热程度的变化。”

冬至一阳生,应该是十二月一月厥阴温化,二月三月少阴热化,四月五月少阳火化,(阳极生阴)夏至一阴生。六月七月太阴湿化。八月九月阳明燥化,十月十一月太阳寒化。(阴极生阳)冬至。如此周而复始。

益民老人 冬至节是太阳在南回归线上的节令,是“天气”最冷的时候。大寒节距离冬至三十天多一点,是“地气”最冷的时候。所谓“天地之数,差三十度有奇”。主气属地气,所以一年的六气即六季从大寒起步。初之气厥阴风木,属正月二月,从大寒经历立春、雨水、惊蛰,至春分前四个节气;二之气少阴君火,属三月四月,从春分经历清明、谷雨、立夏,至小满前四个节气;三之气少阳相火,属五月六月,从小满经历芒种、夏至、小暑,至大暑前四个节气;四之气太阴湿土,属七月八月,从大暑经历立秋、处暑、白露,至秋分前四个节气;五之气阳明燥金,属九月十月,从秋分经历寒露、霜降、立冬,至小雪前四个节气;终之气太阳寒水,属十一月和十二月,从小雪经历大雪、冬至、小寒至大寒前四个节气。如此周而复始。

李孝德 不懂医易同源,不懂阴阳五行,不懂五运六气就不是中医!尽管各位中医的认识不同,如果否认这个框架谈中医,那就是和门外汉谈中医,那谈了也是对牛弹琴!

学习五运六气的指导书籍

历来讲解《黄帝内经》者,都会绕开这七篇不讲,或者仅取只言片语发挥一番。的确,这七篇内容信息量巨大,多学科交叉,文字较深,理解困难,更不易掌握。

中医界勇于面对这七篇的前辈中,方药中先生有《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》较为详细;任应秋先生、李阳波先生、田合禄先生、顾植山先生、杨力先生都有五运六气方面的专著,各怀真知灼见;上海易学界有一位高人潘雨廷先生,著有《内经七篇大论述义》,逐篇择要讨论医理,体大思精,议论宏博,其以易学思维建立医理模型,足堪我中医同仁参阅研习。

近现代中医界由于摒弃了运气学说,对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已经说不清楚了。事实上,六经辨证是中医基础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,六经的存废非同小可!◆三阴三阳的概念不搞清楚,六经的实质就永远是个谜。三阴三阳既是对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个时空段的划分,也是对人体气化六种状态的表述。

五运六气入门详解

◆三阴三阳的开、阖、枢,决定了“六经”各自的属性和不同特点。从五运六气的角度来看六经,有关六经的一些难题,大多可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。已故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曾指出:五运六气学说“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渊源”。近现代的中医界,由于摒弃了运气学说,对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已经说不清楚了,“六经”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。有人认为“六经辨证实即八纲辨证,六经名称本来可废”,甚而批评张仲景《伤寒论》“沿用六经以名篇,又未免美中不足”。事实上,六经辨证是中医基础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,六经的存废非同小可!本文拟据运气理论对六经辨证的原义和实质试作阐释,藉此说明运气学说的重要意义。

探求“六经”实质关键在对“三阴三阳”的理解中医学中将疾病分属三阴三阳(太阳、阳明、少阳,太阴、少阴、厥阴)进行辨证论治的方法,习称“六经辨证”。《黄帝内经素问·热论》首先将热病分作三阴三阳六个阶段;至东汉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,以三阴三阳为辨证纲领,树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光辉典范,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。但是,“六经”的实质是什么,后世医家颇多争议。讨论六经实质,关键在对“三阴三阳”的理解。目前通常的解释认为:三阴三阳是阴阳的再分,事物由阴阳两仪各生太少(太阴、少阴,太阳、少阳)而为四象,进而又分化出非太非少的阳明和厥阴,形成三阴三阳。有人认为,《素问·热论》的六经以表里分阴阳,《伤寒论》六经则以寒热分阴阳。若按此理解,三阴三阳表达的仅是寒热的甚微和表里的深浅。但作为辨证纲领的六经,并没有把热象最著或阳气最盛的病叫太阳病,也没有把寒象最重或阳气将绝,抑或传变到最里的病叫太阴病。且太阳主表,何以不联系主皮毛的肺卫而与膀胱配应?为什么温邪外感就不是先犯太阳?太阴若为阴之极,为什么《伤寒论》太阴病提纲云:“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益甚,时腹自痛。”讲的仅是一般脾胃消化道症状?太阴病的第二条是“太阴中风,四肢烦痛”,第四条是“太阴病,脉浮者,可发汗,宜桂枝汤”,均不能以寒盛里极作解释。日本汉方医家把少阴病说成是“表阴证”,但《伤寒论》少阴病多亡阳危候,论中列出的“难治”、“不治”、“死”的条文就有8条之多,远较太阴和厥阴病深重,其证候性质能以“表阴”概括吗?等等此类的问题,显然不是简单的阴阳再分或八纲说所能解释清楚。三阴三阳的概念不搞清楚,六经的实质就永远是个谜“三阴三阳”指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种状态,三阴三阳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一大特色。《黄帝内经素问》论述三阴三阳的篇名叫“阴阳离合论”,这就明确指出了三阴三阳与“阴阳离合”密切相关。什么叫“阴阳离合”呢?《史记·历书》说:“以至子日当冬至,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。”说明三阴三阳的划分是以一年中阴阳气的盛衰变化为依据的,三阴三阳表述的是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种状态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云:“圣人南面而立,前曰广明,后曰太冲;太冲之地,名曰少阴;少阴之上,名曰太阳……广明之下,名曰太阴;太阴之前,名曰阳明……厥阴之表,名曰少阳。是故三阳之离合也,太阳为开,阳明为阖,少阳为枢……三阴之离合也,太阴为开,厥阴为阖,少阴为枢。”如图示。

三阳之开、阖、枢,为什么太阳为开,少阳为枢,阳明为阖?从上面图式中可以看到,太阳在东北方,冬至过后,正是阳气渐开之时,故为阳之“开”;阳明在西北方,阳气渐收,藏合于阴,故为阳之“阖”;少阳在东南方,夏至太阳回归,阴阳转枢于此,故为阳之“枢”。三阴之开、阖、枢同理:太阴在西南,夏至以后,阴气渐长,故为阴之“开”;厥阴居东向南,阴气渐消,并合于阳,故为阴之“阖”;少阴在正北方,冬至阴极而一阳生,故为阴之“枢”。笔者认为,老子《道德经》中“三生万物”之“三”,指的就是自然之气的开、阖、枢。宇宙由太极生阴阳,阴阳之气有了开、阖、枢三种运动变化状态,于是化生万物。有人引用《周易·系辞》的天、地、人三才说来解释老子“三生万物”之三,但人是由“三”产生的万物之一,而不应是生成万物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,否则,没有人的地方的万物怎么产生呢?故以《周易·系辞》的“三才”来解释老子的“三生万物”,于理欠通。三阴三阳开阖枢决定“六经”和“六经辨证”三阴三阳的开、阖、枢,决定了“六经”各自的属性和不同特点。需要用五运六气在不同时空方位阴阳气的状态来理解三阴三阳。从五运六气的角度来看六经,以往六经理论中的一些难题,就大多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。例如:风寒外感,何以先犯足太阳?为什么温邪外感又首先犯手太阴肺?按三阴三阳六气开阖枢方位,太阳在东北,阳气始开之位;太阴在西南,阴气始开之位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云:“风寒在下,燥热在上,湿气在中,火游行其间。”寒为阴邪,故风寒下受,宜乎先犯足太阳。温热在上,又属阳邪,故温邪上受,就要先犯手太阴。气分是阳明,营分血分是内入少阴。可见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基础都是三阴三阳,用三阴三阳模式就可以把两者统一起来。

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论标本中见曰:“少阳之上,火气治之,中见厥阴;阳明之上,燥气治之,中见太阴;太阳之上,寒气治之,中见少阴;厥阴之上,风气治之,中见少阳;少阴之上,热气治之,中见太阳;太阴之上,湿气治之,中见阳明。”六经表里相配:实则太阳,虚则少阴;实则阳明,虚则太阴;实则少阳,虚则厥阴。有人问:为什么不是太阳和太阴、少阳和少阴、阳明和厥阴互相中见和互为表里?试看上述三阴三阳开阖枢图,太阳与少阴同居北方,均含一水寒气;阳明与太阴同居西方,均含四金燥气;少阳与厥阴同居东方,均含三木风气。明白了这一关系,它们之间互相中见和互为表里的道理就容易理解了。由此联系到中医的伏邪学说。前人认为寒邪“无不伏于少阴”。为什么伏于少阴呢?因少阴和太阳同处北方时位,寒邪从北方入侵,体实则从太阳而发(所谓“实则太阳”),体虚则心肾阳气受损,发病时呈现出少阴病特征,故称“邪伏少阴”。再看SARS,按“三年化疫”理论,病邪应属伏燥,燥邪多从西方犯太阴阳明之地,故SARS呈现出伏燥发于太阴而伤肺的特征。《素问·热论》描述六经传变,只涉及足之六经而未及手六经。《伤寒论》的六经辨证,基本上继承了《素问·热论》六经的概念。经北宋朱肱的发挥,遂有“六经传足不传手”之说。后人对此多存疑问,不知其所以然。如方有执在《伤寒论条辨或问》中说:“手经之阴阳,居人身之半;足经之阴阳,亦居人身之半。若谓传一半不传一半,则是一身之中,当有病一半不病一半之人也。天下之病伤寒者,不为不多也,曾谓有人如此乎?”从阴阳离合的开、阖、枢方位可知,三阴三阳与经络的配应,确乎先从足六经开始的。再从三阴三阳与脏腑的联系看,足六经与脏腑的关系是:太阳-膀胱,阳明-胃,少阳-胆,太阴-脾,少阴-肾,厥阴-肝。若谓六经模式由八纲辨证归纳而来,何以忽略了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心和肺?从三阴三阳开阖枢方位图可知,心所处的正南和肺所处的正西都不是三阴三阳的正位。南北对冲,正北为少阴,故心称手少阴;少阴也缘心火而配属“君火”,少阴病多心肾阳衰证候。西方属太阴阳明之地,“实则阳明,虚则太阴”,肺称手太阴,辨证宜从阳明太阴中求之。

人气应天,“天有六气,人以三阴三阳而上奉之。”三阴三阳既是对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个时空段的划分,也是对人体气化六种状态的表述。三阴三阳在天为风木、君火、相火、湿土、燥金、寒水六气,在人则各一脏腑经络。清代医家张志聪《伤寒论集注·伤寒论本义》在阐述六经时云:“此皆论六气之化本于司天在泉五运六气之旨,未尝论及手足之经脉。”张氏强调六经是“六气之化”是对的,但“六经”不是经络而又不离经络;不是脏腑却可统脏腑。不是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气,但又与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密切相关。正是有了三阴三阳辨证,故伤寒学家强调“伤寒之法可以推而治杂病”。“六经岂独伤寒之一病为然哉,病病皆然也。”山西老中医李可治疗内科急危重症疑难病,常用六经辨证而获奇效。他的体会是:“伤寒六经辨证之法,统病机而执万病之牛耳,则万病无所遁形。”学者认为,《伤寒论》中的方剂主要源自《汤液经法》,但为什么《汤液经法》未能像《伤寒论》那样对后世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?原因在于张仲景发展了六经辨证体系。陶弘景的《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》也取材于《汤液经法》,但采用的是五行脏腑辨证模式,影响就远不如《伤寒论》而少有流传。讲《伤寒论》不能不讲六经辨证。可以说,没有六经辨证,就不会有《伤寒论》如此高的学术地位。日本的古方派医生不重视《黄帝内经》,其代表人物吉益东洞甚而否定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学说,认为《伤寒论》“论不可取而方可用”。他们割裂《伤寒论》与《黄帝内经》的联系,不去研究《黄帝内经》中三阴三阳的深意,只研究《伤寒论》的方证和药方。日本古方派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近现代中国的一些学者,“六经可废论”就是这一影响下的产物。

著名中医学家王永炎等将证候的动态演化性概括为“动态时空”特征,三阴三阳之间是有序的动态时空变化。三阴三阳辨证,可较好地反映疾病发生时内外环境整体变化的动态时空特征,绝非八纲辨证可以替代。厘清“六经”理论与五运六气的关系,对正确理解和运用六经辨证,评估六经辨证的价值地位,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。

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,如有需要,请加关注[谢谢]

版权声明:我们注重公益性分享,文章、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有异议,请告知小编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macrylic.cn/xz/1630.html/